背景:蒙古国是1946年1月5日分离出去的。当时有蒋介石把持的中华民国就承认了蒙古人民共和国之独立,国民政府发表公告说,外蒙古人民在1945年10月20号举行公民投票,公民投票结果已经证实,外蒙古人民都赞成独立。

外蒙古形势

外蒙古位于我国和俄罗斯之间,这片占地15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清朝时期曾经属于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现在外蒙古成了蒙古人民共和国,变成了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外蒙古为什么会脱离中国,而成为一个国家呢?本文为您一一揭晓,拨开层层的历史迷雾,去寻找外蒙古独立的来龙去脉。

一、清朝灭亡为外蒙古独立提供了契机

蒙古的历史,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之后,建立了蒙古帝国。后来蒙古帝国分成了元朝和四大汗国。我国属于元朝的一部分,后来朱元璋把元朝赶回了蒙古老家,北元政权继续在草原野蛮生长。明末清初,蒙古逐渐分成了漠北(外蒙古)、漠南(内蒙古)和漠西(新疆和中亚部分地区)。

1636年,皇太极把漠南蒙古纳入清朝版图。康熙三次打败噶尔丹,1691年外蒙古臣服清朝。1755年,乾隆灭掉准噶尔汗国,正式将漠西蒙古纳入版图。

这里重点提一下,清朝和外蒙古的关系。清朝对于外蒙古的管辖,无法像内地省份那样,设立行政区划。清朝和外蒙古的关系,有点像苏联下面的加盟共和国。满清近三百年的历史当中,满蒙联姻,同为一家人。蒙古上层王公贵族和清朝高层,同为清朝子民,共享尊荣和富贵。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内地各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12月29日,外蒙王公喇嘛在库伦(乌兰巴托)宣布独立,拥立博克大汗为皇帝,建立“大蒙古国”。清末新政对于外蒙的政策,让外蒙不满。外蒙古不认可后来的民国政府,他们承认满清政府。他们脱离中国,也就不难理解。

1911年12月29日,宣布独立,也是沙皇俄国长期活动的结果,是俄国趁中国发生辛亥革命的有利时机,煽动和勾结外蒙古封建王公作出的分裂中国的行动,是俄国独家导演的一幕历史傀儡戏。

博克多汗

二、俄国挑拨离间是外蒙独立的最大原因

沙俄是让我们损失领土最多的国家,外蒙古在沙俄的支持下,才有了独立的勇气。俄国和外蒙军队联合赶走了清军,库伦办事大臣和其随从也被押解出境。

自16世纪起,沙俄东扩占领到亚洲北部,成为横亘中国北方的一只大熊,始终威胁着我国的安全。康熙时期,清朝同沙俄在雅克萨打了仗,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暂时抑制住了沙俄向黑龙江地区扩张的野心。但沙俄始终未甘心,一直向蒙古高原渗透,曾经勾结准噶尔汗国的噶尔丹,摄取在蒙古的利益。

雍正五年(1727年)中俄签定的《布连斯奇界约》和《恰克图界约》(合称《布连斯奇条约》),肯定蒙古属于清朝管辖。沙俄则取得了在恰克图和外蒙古地区通商贸易的特权。到了鸦片战争之后,沙俄看到清朝衰落,乘机侵吞了中国东北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一百多平方公里土地。

在蒙古草原方向沙俄也视蒙古的利益为他自己的利益,不断派出“探险队”、“考察队”深入外蒙古内地进行搜集情报。1854年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说“中国一旦发生政变,也不应容许中国新政府把权力扩张到蒙古,在这种情况下,蒙古应受到俄国保护”。

1913年9月18日,中国外长孙宝琦同俄国驻华公使签订了《中俄声明文件》。文件规定:中国不在外蒙驻兵、殖民、设官,承认外蒙自治,俄国承认外蒙古为中国领土一部分。中国对蒙权力已由主权改为宗主权。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后,沙俄的许多富商、贵族、大地主拥向外蒙古避难,以哲布尊丹巴为首的蒙古王公大臣害怕“赤俄”上身,便又转向民国北洋政府请求取消外蒙自治。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派徐树峥率军进入外蒙,宣布废除俄蒙的一切条约,自此外蒙古重新回到我国的怀抱。但由于徐树峥在推行新政中手段过激,引起蒙王公的不满。

苏俄红军取得与白俄斗争胜利后,便又开始干涉外蒙古事务,转而支持以乔巴山为首的蒙古人民党的革命,寻求外蒙古独立。

1919年夏,外蒙古与中国北洋政府,开始了关于取消“自治”的谈判,到了11月,时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以及北洋政府首脑段祺瑞,决定要出兵外蒙,他们派徐树铮率兵进入了外蒙古库伦,从而取消了外蒙古的自治,恢复旧制,同年在库伦又设立“中华民国西北筹边使公署”,由徐树铮部在外蒙古驻防。

然而,到了1921年2月3日,温甘伦的部队击溃了中国驻军,并占领了库伦,扶植第八世哲布尊丹巴,重新登上了“蒙古皇帝”的宝座,成立了所谓的“自治政府”。

白俄匪首将领恩琴

1921年2月11日,白俄匪首将领恩琴的亚洲骑兵师在日本关东军的支持下攻入库伦。3月18日,蒙古人民党军队另外在苏俄红军的支持下,赶走了中国驻军。1921年3月1日,第三国际支持乔巴山等人成立了蒙古人民党,外蒙恢复了事实上的独立。

到了1924年5月,第八世哲布尊丹巴病死,一个月之后外蒙古取消了君主立宪政体,建立共和制,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

1924年11月26日,在苏联的监控支持下,外蒙通过投票脱离中国,蒙古人民党宣布废除君主立宪制,成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国,定都库伦,改名为乌兰巴托。苏联驻军外蒙,从此外蒙古成了苏联的卫星国。

在帮助外蒙古独立的同时,苏联更是直接吞并了面积17万平方公里的唐努乌梁海,成立图瓦共和国。

乔巴山

1932年乔巴山在蒙古实施肃反,残苦镇压喇嘛、贵族和牧民起义,建立苏联模式。苏联在蒙古长期驻扎大量军队,后来日本侵略中国蒙古地区,苏联与日本发生了诺门坎战役,击退日本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苏联为稳定日本,同日本进行了媾和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苏联承认日本在东北的“满州国”,日本保证遵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不受侵犯。

1945年苏、美、英在雅尔塔以换取苏联出兵东北为条件,背着中国出卖中国在外蒙古的主权利益,承认外蒙古维持现状。抗日战争胜利以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为条件,逼迫国民政府承认外蒙古维持现状进行公投,公投后外蒙古独立,国民政府被迫承认。新中国成立后,中苏有过短暂的蜜月,中苏交恶后苏联在外蒙驻兵高达一百万,直到1992年苏联解体。

三、北洋政府的昏庸无能和内讧

外蒙古王公也曾经向北洋政府抛出了橄榄枝,但是事情让徐树铮办砸了。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后,俄国势力大幅撤离外蒙。1918年9月在外蒙古自治政府要求下,北洋政府派遣少量军队进驻库伦协防。1919年10月1日,外蒙古外长和民国都护使陈毅达成了外蒙古撤销自治的六十三条,恢复到清朝前期对外蒙的政策,外蒙仍旧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徐树铮

徐树铮得知,外蒙撤销自治,急于争功,1919年10月带领8000军队进入外蒙古。采用武力威胁的手段,逼迫蒙古上层取消自治,收复了唐努乌梁海,收拾了几个王公,活捉了几个活佛。徐树铮在外蒙的做法过于强硬,表现得很虎。比如强迫博克多汗和王公向自己和五色旗磕头,这个做法已经不合时宜了,毕竟不是清朝了。不顾当地习俗,强行推行新政,将独立派人士逮捕,并且严刑拷打,这些过于粗暴的做法几乎把蒙古上下都得罪了一遍。

徐树铮在外蒙的所作所为,让外蒙上层的王公和喇嘛彻底寒了心,没有想到北洋政府比俄国还野蛮。1920年,直皖战争爆发,徐树铮率军撤出外蒙古,外蒙再次独立。所以说北洋政府的内讧,让我们彻底失去了收复外蒙古的最好时机。如果徐树铮长期在外蒙驻军,外蒙也不会再次独立。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21年7月11日,北洋政府下令命张作霖收复外蒙。张作霖敷衍了事,没有出兵外蒙古。在张大帅看来,收复外蒙对自己没有一点好处,反而会得罪俄国。

四、北洋政府之后,再也无暇收复外蒙

张作霖

北洋政府时期皖系军阀徐树峥率军进入外蒙古后,作风简单霸道,直接召回大总统徐世昌的谈判代表陈毅,挟持“内阁总理大臣”巴德玛·多尔济,软禁哲布尊丹巴活佛,不顾蒙古传统习俗全面推进新政改革,而且手段简单粗暴,引起蒙古上层王公对北洋政府的不满。

直皖战争爆发后,徐树峥率军队返回内地参战,结果战败遭到通揖,逃往日本使馆。而留守库伦的军队则被日本关东军支持的白俄男爵恩琴的“亚洲骑兵师”击败,部分兵力退守内地,部分退出守到买卖城准备再战。

面对外蒙古形势北洋政府委任张作霖为经略使,但张作霖意在争夺关内,根本无心外蒙,北洋政府多次催促张作霖虚意委托,导致错失良机。1921年外蒙爆发革命,苏俄红军入侵支持外蒙古革命,北洋政府再也无能力收复。

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发生了一系列的战争,比如军阀混战,国民政府北伐,抗日战争,国共内战。我们再也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收复外蒙。老蒋政府,希望苏军出兵打日本人,不得不在1946年承认外蒙古独立。1949年1月,毛主席通过米高扬,向斯大林表示,我们要收复外蒙古,遭到了拒绝。

1954年,新中国建国五周年,赫鲁晓夫访华,周总理向赫鲁晓夫询问如何看待外蒙古并入中国一事,赫鲁晓夫表示蒙古同志不会欢迎你们的建议。

斯大林

后记:

前苏联的领导人斯大林,在1931年的一次演讲《论经济工作人员的任务》中,他第一次提出了“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而这句话也是近现代中国人,所感触最深的一句话。

无论是哪个时期,只要一个国家弱势了,那么这个国家就注定是要在国际斗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的,而在民国时期,中国就因此而失去了蒙古这么一大片土地。

清朝灭亡,为外蒙古独立提供了时机。北洋政府的昏庸无能和内讧,再加上俄国的强力介入,我们永远失去了外蒙古。

在外蒙古独立后,极力向苏联靠拢,清洗驱逐汉人,抺除中国文化,放弃回鹘蒙文,使用苏联编制的西里尔蒙文,蒙古人民党上层领导干部都以娶俄罗斯姑娘为荣。在中苏交恶后外蒙古更是紧跟苏联步伐,积极反中反汉,同苏军除兵中蒙边境。

如今的蒙古人民共和国,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外蒙独立一事,已经木已成舟,成了铁案,我们不得不面对不愿意接受的事实。

外蒙古距离我们比较远,在文化和精神上,被俄罗斯同化了多年,早就对于我们没有认同感,外蒙已经和我们渐行渐远。如今外蒙成为中俄之间的战略缓冲带,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