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眯眯眼”是对华人的侮辱?
“眯眯眼”的形象作为辱华标志,又是何时,以及因为什么开始的?
(郑重提示:此处“眯眯眼”指的是刻意装扮,而非天生。)
最近跟“眯眯眼”有关的话题扎堆出现,本来不想谈。
但最近刷到了越来越多奇怪画风的讨论,觉得还是应该认真的说一下。
今天就来用我的方式跟大家谈一下,为什么这种行为就是辱华,以及为什么它是我们绝对不该去触碰的红线。
郑重声明啊,本话题提到的所有人物形象的概念,均指为迎合西方受众或想搞些所谓的“高级感”而刻意装扮出来的形象,并不是指人天生的形象。长成任何样子都不犯法,我这么丑,不也没坐过牢吗。长中指和竖中指是两回事。
1856年10月,广东水师在一艘叫“亚罗”号的商船上逮捕了几名大清国国籍的海盗。
这么一件稀松平常的常规执法案件却把英国人弄炸毛了,英国人非说“亚罗”号这艘船,它是英国的船,清政府无权执法,不但要释放被捕的嫌犯,还要清廷向英国道歉。
但事实上,这艘船就是大清的船,虽然也曾在香港注册过(1842年香港被割让给英国),但广东水师执法的时候这艘船的注册时效已经过了,而且船上也没挂什么英国国旗做个宣称。
所以英国人的这个逻辑,就像97年之后,咱们在香港合理合法的抓个坏人,英国却非要说这是在他们的国家的国土上执法。就是故意找茬嘛。
时任两广总督的,叫叶名琛,他自然是要拒绝英国这种无理要求的。
于是,借着“亚罗号事件”这根导火索,英军以此为借口向广东多地悍然发动进攻,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这个叶名琛是谁呢?
他当时除了是两广总督外,还兼着通商大臣,并挂着体仁阁大学士和一等男爵的衔儿。
总督,清朝最高级别的封疆大吏。而两广又是全国九大辖区里非常重要的一个,当过两广总督的都有谁啊?林则徐、李鸿章。
叶名琛做两广总督的这年只有45岁,李鸿章第一次当总督(两江)也就42岁,张之洞47(两广)、林则徐(两江)50岁。这么一比含金量就出来了吧。
那当过体仁阁大学士的呢?刘墉、曾国藩、张之洞、徐世昌。更别说他还挂着爵位管着通商呢。
可以说,彼时的叶名琛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
但为什么这么一位身份显赫的重臣,在今天互联网上的名气并不大呢?
很简单,因为叶总督,在这次战争中,兵败被俘了。
1958年1月5日,叶名琛在已经沦陷的广州八角亭被英军俘虏。
不仅被俘,两个月后,他还被英军用军舰押到了印度的加尔各答关押了起来。
次年4月,叶名琛在加尔各答绝食而死。
作为被俘的封疆大吏,名声自然也不会好,咸丰帝在事后就说“勿因叶名琛在彼,致存投鼠忌器之心。该督已辱国殃民,生不如死,无足顾惜。”
所以,后世也很少为人所提及。
我们为什么要说他呢?
因为他,是西方人用“眯眯眼”作为辱华概念的开始。
叶名琛被关到加尔各答后,就有个《泰晤士报》的记者写了一篇文章专门描述叶名琛。
而这篇文章,被很多英国媒体都转载过,比如这篇刊登于1858年5月21日威尔士雷克瑟姆郡的一份报纸上的文章,就转述了《泰晤士报》这名记者对叶名琛外貌的描述。
注意这里特别描述了叶名琛的眼睛,slit Mongolian eye。
蒙古眯眯眼。
slit eye,就是眯眯眼的意思。为什么要加一个蒙古呢?“黄祸”嘛,当年成吉思汗的铁蹄踏进欧洲,成了西方人挥之不去的阴影,都已经PDST(创伤后应激障碍)了。
所以这种表达就是在说,你不仅长得丑,你还很邪恶。
那有人可能就要说了,叶名琛也许就长那样呢?
我们来看他的照片,眼睛是不大,但也肯定没长成什么舞狮子的少年和吃酸辣粉的少女那样吧。再说维多利亚女王的眼睛又能大到哪儿去呢?
那可能有人又要说,说你小眼睛就是侮辱吗?
我们再来看这句,直接用“猪尾巴”来和叶名琛的头发(鞭子)作比较,这还不叫侮辱?
还有这句,(the nose is long and flat, the nostrils forming one side of a very obtuse angle. seen in profile, the nose is very remarkable and very ugly.)
说他鼻子扁平,鼻孔向上翻,非常的丑。
这是啥?伏地魔?
我们再来看一眼叶名琛的照片,也不长这样啊。
那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刻意的去丑化一个华人呢?
又或者说,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刻意去丑化叶名琛其人呢?
道理很简单,因为他们要侵略你的土地,要掠夺你的财产。
如果你是和他们一样的人,那他们的行为就会显得很没有道德。
但如果你不是人呢?
比如,如果你是个像猪一样野蛮、低贱的生物,那么他再对你进行迫害和掠夺,不就不存在什么道德上的困惑了吗。就好比我们会因为走在路上踩死了一只蚂蚁而感到愧疚吗?
套用《三体》中的一句话,“毁灭你,与你何干。”
现在再回头看,为什么要刻意强调我们的眼睛是slit eye,去搜一张猪的照片看看喽。
在这之后,西方人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尤其是“眯眯眼”的形象刻画已经形成了习惯。
比如这张,来自1860年(叶名琛去世后一年)英国一本著名的漫画杂志(《Punch》)
还有这张,1887年美国旧金山一家画报(《Wasp》)刊载的漫画,直接把华人和猪进行了强关联,漫画的标题直接就叫《进化论所揭示的华人向猪的进化历程》。
更不要说20世纪初开始出现的,在西方世界更为知名的“傅满洲”的形象了。
所以说,“眯眯眼”根本就不是什么审美问题,所有想把话题往审美方向引的都是居心叵测。
甚至这个词本身,和眼睛的大小也没关系。
把你描绘成这个形象(不是天生,是后天装扮和刻意丑化)就是在骂你是猪。
而这种对你形象的刻意丑化,除了本身是他们出于优越感而对我们进行的侮辱外,也是想要对我们进行掠夺和迫害所找的一条“法理依据”。
所以拜托那些理中客们不要再说什么文化不自信和审美纳粹了,这和文化,和审美压根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这甚至不是简单的歧视和丑化的问题,更不存在什么“我眼睛小就不配活着了”之类的混账概念。
这就是赤裸裸的“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
本来这样敏感的话题不是很想碰,但就像最前面说的,讨论这件事的画风越来越奇怪了。
如果说,某些人让我们打开手机摄像头看看自己就是长成那样,这种叫坏。
那,那些说,让我们努力向外国人证明自己是一个很棒的“眯眯眼”的那些人,就是真的是又蠢又坏了。
人家说你是一头猪,你全家都是猪,你不但不生气,还要骂其他反驳的同类不自信。
并且宣称,你就要当一头猪,当一头优秀的猪。
可是你再优秀,在人家眼里也不过只是一块肉,而且烹饪你的时候还要放很多酒和黑胡椒,来遮挡你的骚。
参考文献:
《从Pigtail到“豚尾奴”:一个辱华词汇的递进式东渐》 施爱东
《帝国的“替罪羊”——“六不总督”叶名琛》 安立志
《YEH&39;S PORTRAIT》 《泰晤士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