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长群里老师和学生家长的一段对话引起了众多条友的关注。一位老师,对学生尽职尽责,在了解了孩子的学习情况后,充分利用家校微信群,和家长沟通孩子的学习情况,以便希望形成家校合力,为提高孩子学习成绩共同努力。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该家长的思路和老师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不但不配合老师,闭口不谈孩子成绩以及家长的想法,反而话锋一转,突然反问老师:“你一个月工资多少?”

老师也似乎被问懵了:“5000元,怎么了?”

接下来,这位家长的回复真是大跌眼镜,“我有两间珠宝行,一个加工厂,六套房,十几缸大红龙,4000万存款,你担心她什么?”

言外之意,昭然若揭。无非就是,我早已经给她打下了江山,吃穿用度根本花不完,这么厚实的家底,学习好坏无所谓,我都不担心,你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没必要吧?

这样的家长还真是不少,还有这位,旺财招财的爸爸,小学肄业,他们的妈妈小学没毕业,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孩子都是“拆二代”,也没啥其他经济来源,就是靠收租“度日”,在他们看来,孩子学习好坏不是很重要,不过这位家长虽然学历低,但境界还不算低,还希望小学没毕业的妈妈竞选家长委员会,为班级出力。不过话又说回来,竞选就竞选吧,用前面那25套+15套的房子做铺垫又是几个意思?

很多家长比拼不过成绩就会比拼“家庭背景”,但其实攀比毫无意义,浪费时间和精力不说,反而还会引发老师和其他家长的反感, 毕竟知识才是最宝贵的财富。动不动就在老师,其他家长面前炫富,其实是无知和可笑的。下面这位老师说出了广大同行的心声,怼的好:既然那么有钱,就上贵族学校,显摆什么?咱也跟上一句,既然那么有钱,就出国,就走“北极鲶鱼”钟某卉的“润了”之路,何必在只有三五十人的小家校群里招摇过市?

富贵不过三,大家是都知道的,优越的环境是“富不过三”的“始发者”,后天环境对人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耕读传家躬行久,诗书继世雅韵长”,只有对下一代在教育上用力、用心,财富才有可能得以世代传承。

教师虽然清贫,与世无争,工资勉强养家糊口,但教出来的学生家里有4000万的不在少数吧?谈钱就有点肤浅了,没有自知之明了,别说是金钱,研究原子弹、神舟系列飞船的的科研人员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吗?

所以说,老师没有教学生挣大钱的本事,但是在教学生做人的真谛。俗话说,孩子是家长的影子,这些动不动就拿家产说话的家长,估计家庭里很难走出三观正的孩子。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