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养晦”,是说隐藏自己的才能,不使其外露,表面上要收敛锋芒;善于守拙,放低自身的姿态,隐蔽自身真实的实力,解除给对方造成的威胁感,从而麻痹其意,厚积薄发等待合适时机,再图大举。

韬光养晦,体现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反处正之道。表现为降格以待的智慧。如果要克敌制胜,那么可以在不受干扰,不被戒惧的条件下,暗中积极准备,出其不意,以奇制胜,以有备胜无备。

无论是初涉世事,还是位居高位,无论是做大事,还是一般人际关系,锋芒都不可毕露。有才华固然很好,但要避免功高盖世,如此才算是更大的才华。这种才华既使自己事业有成,又不给自己带来危害。

当人生处于逆境时,如果硬要违背客观规律,非要蛮干硬顶,其结果不仅无助于事情的解决,反而会加剧事态的进一步恶化。逆境中关键是顺应所处的环境并暗中积蓄力量,这恰好暗合韬光养晦的道理。

无论是谁,在局势不利的情况下都要善于忍耐,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与其作无谓牺牲,不如在逆境中养精蓄锐,发展壮大自己。这样一旦机会来临,就能拥有足够的力量,扭转颓势,改写人生。

“逸”并非无所事事,而是等待时机作必要的精神准备。以逸待劳是一种高明的韬晦之道,看似消极平靜,实则精细机敏。以退为进,以逸待劳,蓄势待发,一旦时机成熟,机会来临,就一跃而起。

沉潜的日子相当于长长的助跑线,能够让你飞得更高、更远。犹如龙退缩,虎低头,这是攻击前的最佳状态。成功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日积月累地积蓄力量,才能够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水到渠成。

成功者都懂得“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道理。无本之木,不可能很高;无源之水,不可能长久。“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储存的能量够深厚,释放出来的能量才够强大,厚积才能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