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人想变得复杂很容易,但人想变得简单却很难。很多人,终其一生,爱情破裂、事业失败,被伤、被骗,不计其数。从此了却此生,不问世事,再也不相信任何人了,或者说很难相信任何人了,更多的沧海桑田、曲折磨难,让他自认为自己洞察时事,知晓红尘,最终以“看破红尘”了却一生。
叶小江,一个普普通通的本科大学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也是一个单纯却爱装逼的男生,在班上成绩不好不坏,却因自己那三寸不烂之舌赢得同学们的喜欢,成为大家捉弄的对象。表面上他是一个学习认真、脚踏实地的男生,可实际上他是一个懒散、贪婪、自私自利、依赖、缺乏耐心的男生,他总是喜欢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在别人面前,但总是有点虚伪、有点假,他不敢保证身边有很多人其实真实的一面都跟他一样,因为这是人性,但他自己心里知道,他的确就是这样一个人。刚进大学,他本想好好学习,高中那刻苦的学习精神依然不改,但最近他发现,身边有好多情侣呀,与高中完全不一样,大学是个自由开放、充满青春活力的地方,不像高中那样死气沉沉。他很不是滋味,因为小学、初中、高中,他从来没谈过一次恋爱,根本就不知道恋爱是什么滋味,是苦?是甜?是酸?等等味道。他只记得高三时,他的好兄弟说过:“女朋友像啥呢?女朋友就像一只小绵羊,你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保护欲望”,还有大学同学也说过:“谈恋爱也是一种学习,学习体验生活,学习如何体谅、理解他人?”,他想到,这句话不是丁修缘说的吗?丁修缘,跟他是一个专业,但不是一个班级,身材矮小,但很有思想,之前就听别人说丁修缘常常一个人学习、一个人吃饭,并不是同学们不喜欢他,也不是他不喜欢“群居”,就像尼采说过:“更高的哲人独处着,这并不是因为他想孤独,而是因为在他的周围找不到他的同类。”,丁修缘很喜欢哲学,特别喜欢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他的书包里经常装着一些马列主义书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Ⅱ》、《马克思恩格斯选集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Ⅳ》、《工具论》、《马克思传》等等。丁修缘几乎每天看书,看到晚上2:00多,而且大多数是理论性书籍。他还记得,曾经有同学跟他说过:“丁修缘,这个人怎么说呢?,感觉他说的话你很难听懂,认识的人都听一下,不认识的人觉得他就是个神经病或者说极品混混”,于是他对丁修缘一直怀着好奇心,感觉丁修缘是个高人,但相貌平平。今天他就去找丁修缘,丁修缘按照往常的习惯,一定又在笃学楼五楼506看书。他有几次悄悄的去506,看到丁修缘戴着眼镜,埋头苦读,他悄悄的走在丁修缘旁边观察他,但丁修缘却一直看书,根本就没发现有人进来,已经完全钻到书里面去了,拔都拔不出来。今天也一样,丁修缘还是在506第四排最前面的位置上,趴在桌子上看书,不管周围的风声、雨声、鸟叫声,都没影响到他,好像天地之间,只有他一个人,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他实在憋不住笑了,哈哈哈的笑出声来。丁修缘终于被他那魔鬼般的声音所反映过来。
“你在笑什么?来了也不说一声”,丁修缘有点尴尬的说。
“我在看一樽一动不动的佛像,哈哈哈”,他又忍不住笑了。
“你今天来找我,怕不只是就为了看我这樽佛像吧?”
“修缘,你真聪明,这不,现在校园恋爱太多了,狗粮洒的太多了。”,他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怎么?你也想谈恋爱了?”,丁修缘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姿势。
“对呀,的确想谈一次,所以想问你,啥子才叫爱情呀?。”,叶小江一脸懵逼的问。
“爱情?爱情需要解释吗?解释了就不是爱情了。”,丁修缘摆摆头无奈的说。
“哦哦,之前听你说,你之前谈过几次恋爱,都是你被甩……”,叶小江刚一说出“甩”字,立马收回,知道自己不应该当面说这种话。
“没关系,都过去了,你想说就说吧”,丁修缘拿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Ⅰ》,假装翻了翻。
“那你有没有看破红尘呀,你受到那么多伤害,嘻嘻嘻。”,叶小江想借机调和一下刚才紧张的气氛。
“看破红尘?难道失恋几次就看破红尘了?就自杀?跳楼?殉情?”,丁修缘满不在乎地说。
“可是因为情感而自杀的人,在很多高校,十个自杀的人中就是有七个是殉情,去年,我们的县四中就发生一次”,“你是如何看待这些事情呢?”
“总之,我觉得不管是殉情还是其它原因,都不应该看破红尘,看破红尘似乎在冥冥之中是一种消极思想”,丁修缘认真的回答道。“我觉得经历了很多大灾大难、情感纠纷之后,不应该是看破红尘,而是看懂红尘。”
“啥叫看懂红尘?”,叶小江摇着头一脸迷惑的说。
“看懂红尘,用道家思想来解释叫‘开悟觉醒,明心见性’;用佛家思想解释叫‘掌握因果法则,达到涅槃重生的境界’;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叫‘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利用规律’,总之,就是洞察时事,知晓规律,自己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做自己的造物主”,丁修缘耐心的讲解到。“而看破红尘,就是把万事万物想复杂了,对人生不充满期望,有点‘宿命论’的消极思想,这种人已经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了,或者像有些出家人一样把命运交给功德无量、法力无边的观音菩萨或佛陀了,哈哈哈。”
“你是说,这世界上没有上帝,没有造物主,没有所谓的神?”,叶小江继续追问。
“不,我不敢恭维,也不敢说这世界上到底有没有,连科学家都无法证明,但我始终相信,我们就是自己心中的那个‘主’,那个‘神’,那个‘上帝’,中国人有个传统习惯,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或者靠皇恩浩荡,靠社会,靠国家,就是不靠自己,中国人就死在这个‘靠’上。”
“我今天是来跟你讨论恋爱方面的,你咋跟我谈经论道呢?”,丁小江有点生气,不满地说。
“谈恋爱也需要看懂红尘呀,所以我才跟你谈看懂红尘呀,嘻嘻嘻。”
“谈恋爱也需要看懂红尘,有这么复杂吗?”
“不复杂,可是你陷入进去就复杂了,搞清楚就不复杂了。恋爱分为三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搭配,也分为面貌观,情绪观,灵魂观。可大多数情侣却都是面貌观与情绪观。”
“你说的都是些啥呀?这个观那个观。”
“我们人都有一个场,或者说有一个属于人的圈子,一个局,只要人没有逃出这个场,这个局,就有好恶、利弊之分,而面貌观和情绪观的人都无法逃出这个局,所做之事是人为,甚至可能是兽为。只有逃离这个场、这个局,才能由人转化为神,具有神性,当然不是唯心主义的神性,而是意识的神性,就是格局、境界、心胸与一般人完全不一样。灵魂观的人就接近神性。比如历史上的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什么就有信心断定中国必胜,写出著名的《论持久战》,这是何等远见,何等审时度势。面貌观:你是根据这个人的外貌、家世等等表面东西选择对方的。情绪观:刚分手时,自己由于情绪冲动,找一个来安慰自己,说不好听点就是‘另寻新欢’,至于‘灵魂观’就是你们抛弃一切世俗的眼光,相濡以沫的在一起,有点像卡尔·马克思和燕妮的爱情。”
“哼!我看你是沉迷于马克思无法自拔了。”
“你为什么懂这么多呀?”
“因为我看懂了红尘,而不是看破红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