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不怕困难,不怕敌人,顽强学习,坚决斗争,向着胜利,勇敢前进,向着胜利,勇敢前进,前进!向着胜利,勇敢前进,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沿着革命先辈的光荣路程,爱祖国,爱人民,少先队员是我们骄傲的名称。时刻准备,建立功勋,要把敌人,消灭干净,为着理想,勇敢前进,为着理想,勇敢前进,前进!为着理想,勇敢前进,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在“六一”儿童节的集会上、在少先队的队日活动中,一队队系着鲜艳红领巾的小伙伴,高举有着金色火炬的红色队旗,齐声唱着这首《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步伐整齐地行进在祖国的大地上。但是你们知道,这首由周郁辉作词、寄明作曲的歌曲和哪部电影有关吗?
根据陈耘同名话剧改编、周郁辉编剧、高衡导演,洪兆森(饰国坚)卢宁(饰林燕)吴立民(饰铁牛)何立己(饰小明)李翚星(饰小华)等主演,由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影片《英雄小八路》讲述了上世纪50年代,在解放军为还击台湾国民党军队的军事挑衅,发起的炮击金门战斗中,福建前线某村,国坚、林燕、铁牛、小明、小华五个少年儿童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坚决要求留在前线,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积极进行各种支前活动。在战火中孩子们也锻炼成为坚强勇敢的小战士的动人故事。
影片主题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旋律高亢,充满革命激情,迅速风靡全国,尤其为少年儿童喜爱,可谓家喻户晓,自影片公映至今经久不衰,上世纪七十年代,共青团中央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应征者数不胜数,其中有很多非常优秀的儿童歌曲。经有关领导及专家反复筛选,最后还是选中了《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1978年10月27日,共青团十届一中全会通过决议,将《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定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作为少先队队歌时将原歌词中的&34;国家&34;改为&34;祖国&34;)。1980年,这首充满革命激情的歌曲被评为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2017年成为中央电视台六一晚会片尾曲。
坐落于厦门岛东部的何厝小学,与金门隔海相望。进校门右侧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歌词曲格外醒目:“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伴随这歌声,纪念馆里黑白的影像资料以及部分实物,真实再现了1958年金门炮战期间,处在阵地前沿这座小学的13位少先队员,一面坚持学习,一面组成&34;前线少年支前活动大队&34;,他们不怕累,不怕死,顶着炮火硝烟,活跃在前沿阵地:修公路、筑掩体、擦炮弹、接话线、洗军衣、送茶水、抓特务的感人事迹……当年,共青团厦门市委命名这13位孩子为&34;优秀少先队员&34;,并授予&34;英雄小八路&34;荣誉称号。
消息一经传开,全国各大电台、报刊纷纷报道了孩子们的英雄事迹。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决定用最快的速度将&34;英雄小八路&34;的事迹拍成故事片。时任厂党委办公室主任的周郁辉挺身而出。他向厂领导请愿承担《英雄小八路》的编剧任务。多年的戎马生涯和长期形成的优秀军人作风让他坚信自己能完成这项任务。周郁辉满怀信心地来到厦门前线。他深入前沿阵地体验生活,与&34;英雄小八路&34;们促膝交谈,激起了他极大的创作热情。回到上海后在很短时间就创作出了《英雄小八路》的文学剧本,1960年10月,《英雄小八路》摄制组在厦门开机拍摄。他为了更好地烘托银幕上的少年英雄形象,让英雄的主题更进一步升华,觉得应该创作一首具有时代震撼力的主题歌,才能表现出人民群众热爱祖国的肝胆衷肠。就是这个想法,让周郁辉创作出了唱响长城内外和大江南北的《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这首歌。
该歌曲的作曲寄明,是中国著名女作曲家、钢琴演奏家。抗战爆发后参加革命,1939年赴延安。解放后,一直从事电影音乐的创作,由她作曲的电影《英雄小八路》主题歌《少年先锋队队歌》就是在参加慰问团听了“英雄小八路”的事迹后,即兴构思谱曲的。&34;英雄小八路&34;的原型之一、何厝小学退休教师至今还清晰的记得,当年她蹲在寄明旁边,看着寄明拿着一枝铅笔、一把小刀、一块橡皮和一本活叶本,吃馒头边谱曲,亲眼见证了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最初旋律的诞生。
1960年12月29日,在慰问厦门前线三军大会上,由&34;英雄小八路&34;的原型和电影《英雄小八路》中的小演员一起组成合唱团,由天马厂演员冯笑和凤凰手风琴伴奏,&34;英雄小八路&34;总辅导员王添成担任指挥,第一次正式登台唱响了由周郁辉作词、寄明谱曲的《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电影故事片《英雄小八路》在全国放映后,影片中三次响起主题歌,观众被&34;英雄小八路&34;们那种&34;不怕困难,不怕敌人,顽强学习,坚决斗争&34;的精神深深打动。
光阴似箭,弹指一挥间,这首歌曲的诞生已有六十多个年头了,但岁月的洗礼并没有磨灭它的高昂旋律,却伴随着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的茁壮成长,成为经典永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