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师德的定义:教师职业道德,又称"教师道德"或"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必备的道德品质。它是社会职业道德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师行业特殊的道德要求。它从道义上规定了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的思想,感情,态度和作风等等,它是教师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是调整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领导,教师与学生家长以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
二 师德的内容
1、树立远大的职业道德思想
2、掌握正确的职业道德知识
3、陶冶真诚的职业道德情感
4、磨练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
5、确定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
6、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三 师德的作用
1 、促进作用 ;
2、调节作用;
3、评价作用;
4、对教育对象的教育作用。
当教师按照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时,会使道德要求具体化、人格化,从而使学生在榜样中受到启迪和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教师所期望学生所拥有的良好思想品德,从而增强教师教育的可信度、吸引力;对社会文明有着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四 相关规范
1、爱国守法;
2、爱岗敬业;
3、关爱学生;
4、教书育人;
5、为人师表;
6、终身学习。
五 我的观点:
1 、考量教师:把师德放在第一位(德才兼备,德在第一);
2 、考核质量:把师德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拟定具体的考核标准);
3 、建立机制:完善考评体系和激励机制(细化规则并注重落实);
4 、注重实效:不只是挂在嘴上,写在纸上,而是贯穿全局抓在手中。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