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一周好图+编辑点评”来啦!赏好图,看门道,带您外行秒变内行。这些照片好在哪里?又怎样与版面文字报道相得益彰?听听人民日报夜班编辑的专业分享。
湿地如画
1月8日,山西省运城市盐湖生态湿地薄雾缥缈、风景如画。近年来,盐湖保护力度持续加大,为众多鸟类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丰富的食物资源,物种数量逐年增加,当地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闫鑫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2年1月10日 第4版
夜班编辑:
薄雾中的盐湖生态湿地如同水墨画一般,简单几笔,就用舒朗的线条勾勒出一幅生态和谐的动人画卷。图片颜色虽然简单,但胜在色调清新淡雅,水天成一色,浑然一体。画面充分留白,营造出独特的悠远意境,令人赏心悦目。
——要闻四版 郭玥
农家直播
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是武陵山区腹地的一个苗族聚居村。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果蔬种植等产业,民宿店主、短视频博主等乡村新职业不断涌现。图为返乡创业大学生施林娇(左)在直播炒腊肉。
薛宇舸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2年1月10日 第10版
夜班编辑:
图片展现了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返乡创业大学生的一场直播,以直播屏幕之外的视角凸显了现代与传统之间的碰撞与交融。满屋悬挂的腊肉、越烧越旺的灶火、袅袅升腾的炊烟,还有那专注于一餐一饮的农人与安静依偎在脚边的小狗,共同构成了“柴门寂寂黍饭馨”的恬淡意境,十分贴合“村中炊烟起,暖暖农家情”的画面氛围。
——假日生活版 曹怡晴
干劲十足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现场,工人们在加固坝体顶部。
人民日报记者 张武军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2年1月11日 第10版
夜班编辑:
从空间结构看,白色的线条将空间规则划分为三角形的同时,也引导读者将视线聚焦在三名工人身上。巧合的是,三名工人也形成了相应的三角形结构,让图片因规则而更显意趣。从色彩上看,大片的纯白中跳跃出少量的橙黄,让画面充盈着活力,工人建设大藤峡的热腾腾干劲呼之欲出。
——要闻七版 臧春蕾
大棚樱桃
1月11日,河北省滦州市茨榆坨镇建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一名社员在大棚内给樱桃树浇水。近年来,滦州市引导农民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大棚樱桃、蔬菜等,助农增收。
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2年1月12日 第2版
夜班编辑:
大棚图片常见,而这张图的视角却很难得。画面主体突出,一眼望去,是根深叶茂的樱桃树,不仅“遮天蔽日”,还延伸到了水面,实影与倒影交相辉映。樱桃树上,绿叶粉花错落有致,在画面的前景分外抢眼,而在樱桃树的“环绕”中,是正在勤恳劳作的农民,樱桃开花结果,农民即将迎来丰收的喜悦。
——要闻二版 郭雪岩
刷漆作业
近日,国家能源集团江西丰城电厂顺利完成1、2号除盐水箱共1600平方米防腐补漆工作。图为检修作业人员对除盐水箱进行刷漆防腐作业。
胡俊英 饶官荣 摄影报道
刊于《人民日报》2022年1月12日 第7版
夜班编辑:
该图最独特的是绿色主基调,抓人眼球,新颖好看。在生态环境相关的摄影作品中,以绿色为主调的图片很常见,但是在记录人与物的新闻报道中,如此大胆使用绿色铺展的图片凤毛麟角。配合上巧妙的拍摄角度、构图比例,使这张图片报道既有纪实性又富有艺术美感。
——要闻七版 张伟昊
鱼跃人欢
近日,江西省新余市仙女湖迎来新年巨网首捕,一派鱼跃人欢的丰收景象。
据了解,仙女湖有机鱼以“人放天养、额定捕捞、捕大留小”等为特点,保障渔业生态循环发展的同时,积极供应全国市场。
赵春亮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2年1月13日 第10版
夜班编辑:
图片以一条跃起的大鱼为视觉中心,极具动感活力。前景是正在劳作的渔民,手持巨网,诸多大鱼翻起激烈的水花,一派鱼跃人欢的动态景象;远景是苍山翠林,层层叠叠,又透露出一丝静谧。图片动静结合,展现了江西新余的仙女湖巨网首捕的场景,传递出新年的丰收喜悦。
——经济版 林子夜
雪场欢腾
“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美好愿景终成现实——1月12日,由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委托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开展统计调查所得的《“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2015年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全国居民参与过冰雪运动的人数为3.46亿人,冰雪运动参与率为24.56%。
每一位冰雪运动参与者,都是中国冰雪运动大潮奔涌的一朵浪花。
图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一名小朋友在南湖湿地公园冰雪嘉年华上玩耍。
王晓博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2年1月13日 第15版
夜班编辑:
该图片胜在层次颇多。远处等待滑雪的群众排起长队,近处玩雪圈的群众遍布雪场,而最终图片将重点放在拉雪圈的小朋友身上。随着“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深入人心,美好的愿景又一次落进现实。冬日里寒风瑟瑟,但雪场内人们嬉冰乐雪,笑容只增不减。
——体育版 高佶
看!千里江山图“动”起来
沉浸式剧场、交互式观展、定制专属纪念品……重庆两江新区礼嘉智慧公园展出的“画游千里江山——故宫沉浸艺术展”,用数字技术将北宋画作《千里江山图》重新呈现,让人们以更生动的方式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图为展览现场。
张廉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2年1月13日 第12版
夜班编辑:
青绿山水染黛色,溢彩流光化斑斓,图片勾勒出“画游千里江山——故宫沉浸艺术展”一隅。乍看仿佛步入画中,斑斓的千里江山画卷迎面而来;仔细观赏则发觉细节饱满,船随江而动,太阳喷薄而出,山河披上霞光。数字艺术让传世名画得以立体展现,而光影则将这一美好瞬间定格,进而跃然纸上。
——文化版 陈圆圆
峭壁间 守黄河安澜
背靠险陡的悬崖,面临湍急的黄河,在陕西省韩城市黄河禹门口上游约1500米处,坐落着黄河水利委员会龙门水文站。作为国家重要水文站,龙门水文站承担着黄河干流的水位、流量、含沙量、泥沙颗粒分析、冰情、水质等测报任务,为防御水旱灾害、水库调度运用、水资源配置等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图为水文站工作人员在高空维修设备。
金明辉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2年1月13日 第14版
夜班编辑:
初看此图片,第一感觉是震撼。俯拍的角度以黄河为背景,体现了悬崖水文站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和辛劳。而细看这张色调简洁的图片,索道、人、下垂的仪器,三者在视觉上形成交叉,人物和下放的仪器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构成画面中心线,整个画面均衡稳定,让两位工作人员的身影更显坚定。
——生态版 何宇澈
整装待发
2022年春运将于1月17日开始,2月25日结束,共计40天。图为1月13日凌晨,在南京动车段南京南动车运用所,一列列检修完毕的动车组列车在存车线上整装待发。
方东旭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2年1月14日 第6版
夜班编辑:
图片最亮眼的是俯拍下的火车线条与点点闪耀的车灯辉映。不同于平日新闻中常见的列车奔驰画面,摄影师从拍摄环境外部入手,抓住春运节点检修的新闻点,以多排并列停放的动车为主体,用独特的环境视角拍出了动车静态整修的另一面。有序、整齐的线条与检修主题呼应,令人赞叹。
——要闻七版 张伟昊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杯美国鹿谷站
中国男队包揽冠亚季军 中国女队收获一枚银牌
本报北京1月13日电 (记者孙龙飞)当地时间12日,北京冬奥会前最后一站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杯赛在美国鹿谷结束。男子组比赛中,中国男队选手王心迪、杨龙啸和孙佳旭包揽前三名;女子组比赛中,中国女队选手孔凡钰获得亚军。
图为王心迪在男子组比赛中以122.62分获得冠军。
新华社 发
刊于《人民日报》2022年1月14日 第14版
夜班编辑:
该图片以高山和蓝天作为背景,抓取运动员空中倒立的瞬间,营造了紧张刺激的比赛氛围。经过剪裁,图片由横片变为竖片,人物与背景比例更加和谐,突出自由式滑雪比赛的观赏性,也展现了冰雪运动的魅力。
——体育版 高佶
本期统筹:张晔、娄霄霄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碰碰词儿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