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江苏开放大学校长崔新有带队赴浦口桥林地区就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与发展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学校办公室主任杨濯、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张露及学院部分青年教师参加调研。

本次调研重点为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领域与社会教育领域,地点选在浦口区乌江学校与桥林街道百合社区。浦口区乌江学校是浦口区第一所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近年来学校探索信息化教学改革,通过打造智慧教室和教学“云平台”、开展智慧运维管理等方式,着力向教育数字化转型,被评为“浦口区智慧校园示范校”;百合社区以上江府安置小区为支点,聚焦新阵地、新“蜂”尚、新治理,推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探索,打造“百合红芯”党建特色品牌,深入实施“智慧社区”工程,多次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近年来取得较好成效。

在浦口区乌江学校,调研组与浦口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区教育局副局长任卫兵,乌江学校校长庆克勇,区教师发展中心副校长徐功明等人进行座谈交流。在了解了浦口区及乌江学校教育发展概况、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展与困点难点后,崔新有指出,数字化转型既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乡村教育振兴的强力引擎。江苏开放大学作为属地高校,将切实强化责任担当,通过开展教师队伍专业技能培训、数字平台建设技术支持等,协同推进教育信息化数字化,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普惠共享,为乡村教育数字化蓄力赋能。

在桥林街道百合社区,调研组实地参观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大厅、荷风议事厅、“宁小蜂驿站”等,对社区基层治理、智慧社区建设等情况有了深入了解。崔新有以“全国最美渔村—扬州市方巷镇沿湖村”为例,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目标,为双方未来加强协同共建指明方向。他表示,沿湖村的成功案例经验可以凝练复制推广,江苏开放大学将以百合社区为支点,加强与属地基层社区协同共建,以社会教育为重点,在基层干部培训、数字资源打造、智慧社区建设等方面深入开展合作,积极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推动校地合作共赢。

切实搞好调查研究,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此次调研,调研组牢牢把握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坚持以问题导向推动调查研究,通过了解和掌握浦口地区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和痛点难点,积极探索有效举措,为提升浦口地区乡村教育主体数字素养、优化数字教育教学服务质量、推进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助力城乡大中小学教育一体化发展贡献江苏开大力量。

(李欢欢)

主编:潘瑞凯

责任编辑:徐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