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关系的结束往往是这样造成的:双方成长不同步。
在这个过程中夫妻双方会遇到三个关键问题:为什么我们要在一起?为什么我们会伤害对方?如何做才能拥有幸福的婚姻?
古希腊神话中曾提到:“人本无男女,逍遥自在地在世界游荡。这让宙斯心生嫉妒,于是把人分为男女,让他和她不得不因为分离而整日生活在不完整感和孤独感中,寻找各自的另一半成了终其一生的追求。”
现代婚姻关系研究领域里,有个概念与希腊神话不谋而合,即婚姻中的配偶是你的子人格,我们的每一场长期的婚恋关系都是为了满足我们子人格的成长。
先来说说发生在身边人的故事。
闺蜜小莉是个严谨、勤俭、理智的女性,比丈夫大5岁,已经是单位的中层干部。
而她的老公小斌则是一个比较痞的人。
婚姻中,小莉和小斌的相处模式都与原生家庭有关。
根据萨提亚的沟通模型,父母强势孩子就弱势,父母弱势孩子就强势。
小莉的父母是遇事只想息事宁人的普通老百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她想强大,想付出,想照顾人。
再看小斌的家庭环境,其父母从小对他很严,不体贴他的情绪,长大以后容易脾气急,甚至暴躁,而且他与人打交道的方式也往往用征服而不是示好的方式。
回到子人格的问题上。
懂事的小莉其实是希望自己能任性能放纵的。
而叛逆的小斌其实是希望自己有特别成熟稳重的一面,只是他做不到。
这是最初两人互相吸引的第一点,他们在对方身上看到了完整的自己。
可是,随着小斌婚后在事业上的丰收,其内在的小孩日渐成长,渴望强大,需要有人崇拜他、仰望他。
可他的婚姻还处在原来的环境中,这样矛盾就必然产生。
所以小斌想离开小莉,最后离婚了。
如果他俩是同步成长的,那小莉应该会改变自己与小斌的相处方式。
婚姻之所以陷入危机丛生的境地,很大程度上与我们对婚姻的认识有太多误区有关。
婚姻本身并不意味着幸福或悲哀,它是一片黑土地。
至于收获什么,全在于你辛勤耕作得如何。
所以,只有爱情是不够的。
婚姻中幸福的指标主要是看双方在价值取向上的一致性,教育孩子、消费、金钱管理、亲友关系、社会活动与个人兴趣、生活习惯方面的彼此适应度。
尤其必须重视婚姻里几个关键的时刻,那往往都是婚姻最脆弱的时刻:爱情过早耗尽的时候;孩子出生的时候;职业生涯的第一个高潮;一方充电的时候;被认为没问题的时候。
幸福的婚姻会扩展人的社会能力,增多人对社会的兴趣与欲求。
糟糕的婚姻逼迫人失去心灵的自由,像蜗牛缩进壳里。
因此,许多缺失感并非是婚姻本身造成的,对生命的探索必须自己去完成,也许这就是我们追求幸福婚姻的意义。
我们愿为您:护航婚姻 守护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