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接着之前说,接下来是超长待机王,大秦第四君王,秦昭襄王嬴稷,为什么这么说呢?他熬死了其他各国的十五位君王,秦孝公在位24年,秦惠文王在位13年,秦武王在位3年,秦孝文王在位3天,秦庄襄王在位3年,秦始皇从亲政开始算也就19年,而他在位五十六年!一个人比上下三代加一起呆的都久。这秦昭襄王再多活几天都能和他儿子秦孝文王一起下去了。

这个时代还有一个人,一个众所周知的,一个被人崇拜的,华夏杀神,身经百战,未尝一败的大秦武安君----‘人屠’白起!战国时死了大概200万人,其中有100万人归他。

长平之战,白起亲自指挥秦军,在兵力近乎相等的情况下,奇迹般的包围了赵军!那个时候正是夜晚,赵军们刚在赵括的命令下,投降秦国以后,吃了一顿饱饭,现在正睡得昏沉。武安君白起,身穿赤黑战铠,站在面前的高坑边上。

漆黑的夜里,唯有一片月光照耀在他的脸上,显露出他坚毅无比的神色。看着处在地势低洼处的赵军,这位杀神的眼中,没有一丝的怜悯。他在不断沉思,这么多人,怎么安排都是一个麻烦。他把手搭在腰间剑上,只随意站在一处,便让人胆战心惊。这是一个,真正用眼神就能杀死人的存在。不过看这情况,白起好像对即将40万人下手了。

这40万人啊,是留不得,放不得。秦赵对峙长平长达4年,可以说国力都耗的差不多了。当时情况下,秦赵都遇到自然灾害,连自己士兵都吃不饱。这一下多了40万张嘴,秦国当时的情况是无论如何也养不起的。

当时因为各自为国家,士兵地域观念十分浓重。因此,当时打仗很少会收编对方军队,因为根本收不住。你今天收了,过几天都会逐步逃跑,逃回到自己的母国去了,而且如果接收了,其逃回去的时候,还会带着很多你的情报。

而这40万人原封不动的给赵国放回去,那么后果可想而知。回去的士兵仍旧是巨大的力量,要么成为劳动力,要么仍是士兵。因此,这样做的效果是,这长平之战就算是白打了,那么那就只能埋了。

坑杀40万人之后,秦国势如破竹。秦昭襄王嬴稷随意拿着樽酒,坐在高台上,闲看风云,霸气侧漏。在他正前方的两边,坐着一脸沮丧的六国之君。六国的合纵大军被秦军打败了,此时他们坐在这里,是来向嬴稷称臣的。

在两边正中间的地面上,摊着一幅大秦和六国的地图。

“我赵国,愿意向秦国称臣!”

“我燕国,愿意向秦国……”

“等等!”

嬴稷居高临下,抬手,俯视着六国国君,撇嘴一笑。“各位,今日寡人召尔等前来,是要告诉你们,回去好吃好喝,好好享受。”

“毕竟,你们时日不多了!”

昭襄王手拿秦爵,肆意的喝了几口,走到正前方,走到六国国君之间,脚踏中原地图,轻笑道:“寡人,不要你们称臣!”

“因为……”

“寡人要灭六国!”

“我大秦终将一统六国,尔等只需洗好脖子,待我秦军将士兵临城下即可!”

昭襄王漫步六国国君之间,如闲庭漫步,视诸国如无物。

他一举一动间,皆透露出对六国的轻蔑和不屑。

光眼神就仿佛在告诉六国之君,尔等完了!

而当见到这眼神的时候,大大震撼六国之君!这就是大秦第四世之烈,烈在昭襄王,烈在范雎远交近攻,烈在杀神白起,弱六国如儿戏!

秦孝文王之烈,烈在大赦天下,并巩固了赢姓宗亲亲属和先王大臣!接下来,便是秦庄襄王嬴异人。

虽是嬴政父亲,秦庄襄王,在位3年,其烈在于灭东周,并培养出了千古一帝……

六烈到这就都说完了,但六世余烈有七个很正常吧。大秦还有一人,可为千古第一烈!大秦第七世烈,始皇嬴政之烈!其年少多难,陪母亲流落异国,饱受风霜。历经多年困难,回国之后,他并没有迎来曙光,反而饱受质疑,被怀疑并非是嬴异人亲生子!作为嬴氏后人,他的嬴氏血脉,却遭到了否定!亲人不理解他,国人不理解他,甚至连母亲,最后都要情人,不要他!从小就和母亲相依为命的嬴政,本以为回到秦国之后,就能带母亲享福了,可是,他怎会想到有一天,好不容易回国了,竟然会被怀疑是不是自己父亲的亲生子?

而母亲更是离谱,为了一个狗屁嫪毐,竟然要与他为敌?成王之后,他的亲政之路更是举步维艰,母亲不让权,仲父不让权,饱受掣肘,无法一展才能!但,这些困难并未打倒他。

古今受到掣肘而碌碌无为的皇帝数不胜数,但嬴政不同!他灭嫪毐,胜吕不韦,一步一步将王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步步掌控了大秦天下!而后,他奋六世先祖之烈,荡平六国,让华夏书同文、车同轨,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建长城,修水利,桩桩件件,且福泽后世千年!他就是嬴政,大秦第七世之君,华夏第一帝王!他烈在,为我华夏后世开了万世之基!!!

之前还有人说,嬴政只不过是沾了前六世的光,可是他们根本不知道,在昭襄王时期,秦国就已经民生凋敝了。昭襄王不听白起建议,长平之战后没有攻打邯郸一举灭了赵国给了赵国喘息之机,也给了其他国家联合抗秦的机会,后面连续征战全部失败,逼迫白起带兵出征,白起明知无胜机装病推辞。昭襄王就把征战失利的气撒到白起头上认为是白起不愿带兵才会失败,遂降其爵位驱他出城最后逼的白起城门自刎而死。

昭襄王后的两代君王,在位时间都很短,是我们的始皇嬴政强国富民,并且掌控大权,统一六国的!

所以,六世余烈,大秦共有七世之烈,孝公之烈,烈在挽我大秦于危难,变法致秦强!秦惠文王之烈,在于连横破合纵,灭巴蜀,扫义渠,增强并巩固秦朝国力,打通大秦东出之道!秦武王之烈,烈在平定巴蜀叛乱,占领东出要道,以秦王之身,撼动天子鼎!秦昭襄王之烈,烈在重用白起、范睢,远交近攻,弱六国!秦孝文王之烈,烈在大赦天下,让民生凋敝的大秦在短时间内恢复了民力!秦庄襄王之烈,烈在吞东周,灭天子,培养出了千古第一帝!

秦始皇帝之烈!烈在一统六国,并为万世计,以各项政策和建设,守我华夏永世不衰!!!

始皇帝曾下过一条命令,中原但有不测,岭南军队切不可北上靖乱,应当封闭来往之通道,不使中原乱局波及岭南。将军谨记,秦军北上,则华夏从此无南海矣!大秦可以灭,华夏不可亡!

至此,始皇千古,大秦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