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我们回顾历史,重温经典,推出一批清华大学出版社历年出版的主题图书;讲述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

《初心之源——中国共产党的传统文化基因》

杨英杰等 编著

中国共产党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沃土而自然生发出的先进力量,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特别是在和平年代的长期执政,从深层次文化内涵来挖掘其历史性、文明性基因,为此问题提供合理性乃至合法性的阐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化是一个民族、社会、国家团结统一的融合剂,中国共产党作为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必然具有与生俱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重企强国2》

卢纯 著

本书选择以中国企业作为切入点去解读中国百年蝶变与跨越,从中国企业的第一次整体性“蝶变”着眼,去感悟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去感知国家发展富强的强劲脉动,感受民族走向复兴的坚定步伐。本书的目标读者群是大中型企业中高级管理者,高校MBA专业师生。

《重企强国》

卢纯 著

怎样认知世界一流企业,怎样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不同的国家和企业拥有不同的认识和答案,本书将尝试从历史视角和全球视野,梳理从人类发明企业制度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再到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发展脉络,在总结分析世界一流企业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企业发展历程和中央企业近年来的实践探索,提出一些思考观点和方法路径同大家分享交流,希望能够带来一些参考和启示。

《中国扶贫》

雷明 李浩 等著

通过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以来中国不同时期的扶贫发展历程,对中国扶贫进行全面的总结和梳理。具体内容包括:一是揭示中国扶贫发展的现状以及历史轨迹;二是总结中国扶贫发展工作机制;三是提炼中国扶贫发展经验模式;四是分析中国扶贫发展的路径。

《迈向共同富裕:中国扶贫的实践选择》

雷明 刘曦绯 等著

本书围绕&34;全面小康,一个不落&34;的任务目标,从多维贫困与多元扶贫视角,系统梳理了中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践中,中国政府的多元扶贫成功实践道路。立体呈现了围绕共同富裕目标,中国政府坚持把扶贫减贫任务纳入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中,有针对性地完成各项扶贫任务,不断优化财政支持的效率与结构,团结各界力量广泛参与扶贫,接受中国社会各界与全球范围内其他主体对中国扶贫成效的检验的现实选择。系统揭示了蕴含在这场攻坚战中的理论逻辑,梳理提炼出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具体扶贫模式。探讨并深入阐释了在这一模式选择下,中国所取得的成效及积累的宝贵经验,同时基于具体实践案例,生动展示了基层脱贫工作等方面的实践。

《通往富裕之路:中国扶贫的理论思考》

雷明 姚昕言 等著

本书立足于中国脱贫攻坚实践,基于准公共物品理论和制度变迁等视角,从理论层面系统性地梳理了中国扶贫政策和制度。通过概述全书核心概念与理论,系统总结中国扶贫经验的内在模式,聚焦扶贫有效制度供给、路径选择、激励机制、政府治理、群众内生动力等重要议题。此外,还深入考察分析了不同主体在扶贫开发实践中的角色,分析了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协作扶贫开发与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表现,从而试图从理论层面勾勒出中国扶贫生态,为理解中国扶贫开发与减贫成就提供本土视角,也尝试为世界减贫与发展诠释中国扶贫样板。

《无悔年华》

王浒 史宗恺 等著

本书由160余篇文章组成,75万字,分上下册,是关于解放战争时期清华老校友为国家建设与发展不懈奋斗的真实写照。有老校友亲自撰写的回忆录,有同学校友撰写的怀念文章,也有新闻媒体记者采写的新闻稿。集中反映了这一代清华人在新中国建立之后报效祖国、奉献人民的不平凡的奋斗历程,展示了他们为国家民族伟大事业立下的不朽功勋。他们是那个时代清华人的优秀代表。

本书由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1949届社会系校友彭珮云,北京工业大学原校长、1950届航空系校友王浒,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分别作序。本书是向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献礼的图书之一。

《城乡中国》

赵旭东 等著

此书是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赵旭东教授与学生展开读书分享与集中讨论而得的一份成果。通过近三年的相互对话、反思与打磨,十个章节最初分别以独立文章的形式呈现出来,部分内容已先后发表,最终集成为本书。本书主要从中国农民、乡村社会与城乡关系三个方面展开,试图打破城乡二元的预判,探索中国城乡关系的理想类型,以此激发一种新的问题意识,促使浸润于现代社会之中的人们能够在冷静的思考中重新回归到一种城乡一体与城乡互动的理想中国的轨道上来,并一同为此而做出一种共同性价值的文化追求和努力。